| CAS Number:79983-71-4 基本信息 | |
| 中文名:29950 | 己唑醇; (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4-基)-己-2-醇 | 
| 英文名:10127 | Hexaconazole | 
| 別名: | (+/-)-alpha-Butyl-alpha-(2,4-dichlorophenyl)-1,2,4-Triazole-1-ethanol; (RS)-2-(2,4-Dichlorophenyl)-1-(4H-1,2,4-triazole-4-yl)hexan-2-ol; Anvil; PP 523; R154523 | 
| 分子結(jié)構(gòu): | 
 | 
| 分子式: | C14H17Cl2N3O | 
| 分子量: | 314.21 | 
| 79983-71-4 | |
| EINECS登錄號: | 413-050-7 | 
| InChI: | 1S/C14H17Cl2N3O/c1-2-3-6-14(20,8-19-10-17-9-18-19)12-5-4-11(15)7-13(12)16/h4-5,7,9-10,20H,2-3,6,8H2,1H3 | 
| 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 | |
| 熔點: | 111ºC | 
| 性質(zhì)描述: | 純品為無色晶體,熔點111℃,蒸氣壓0.11mPa(20℃)25℃,密度1.29g/cm3。溶解性(20℃),水0.018mg/L,甲醇246g/L,甲苯59g/L,穩(wěn)定性,室溫(40℃以下)至少9個月內(nèi)不分解,酸、堿性(PH5,7~9)水溶液中30天內(nèi)穩(wěn)定。PH7水溶液中紫外線照射下10天內(nèi)穩(wěn)定。 | 
| 安全信息 | |
| 安全說明: | S2: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S24:避免接觸皮膚。 S37:使用合適的防護手套。 S61:避免排放到環(huán)境中。參考專門的說明 / 安全數(shù)據(jù)表。 | 
| 危險品標(biāo)志: |  N:環(huán)境危險物質(zhì)  Xn:有害物質(zhì) | 
| 危險類別碼: | R22:吞咽有害。 R43:皮膚接觸會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 R51/53: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導(dǎo)致對水生環(huán)境的長期不良影響。 | 
| 其他信息 | |
| 產(chǎn)品應(yīng)用: | 該品屬唑類殺菌劑,是留醇脫甲基化抑制劑,對真菌尤其是擔(dān)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廣譜性的保護和治療作用。 | 
| 生產(chǎn)方法及其他: | 己唑醇(79983-71-4)的制備方法: (1)2,3-二氯苯基丁基酮與(C6H5)3PH2在二甲基亞砜中反應(yīng),生成2-(2,4-二氯苯基)己-1-烯,再轉(zhuǎn)變成溴代醇,后與1,2,4-三唑反應(yīng),即制得己唑醇。 (2)2,4-二氯苯基丁基酮與(CH3)5S+I-二氯苯基反應(yīng),得到的環(huán)氧化物,在氫化鈉存在下,與1,2,4-三唑反應(yīng),制得已唑醇。 劑型: 50%懸浮劑;50%可濕性顆粒劑。5%微乳劑,10%乳油。 使用方法: 葉面噴霧。10~20mg/L,防治葡萄白粉病、黑腐病,蘋果白粉病、黑星病;20~50mg/L,防治咖啡銹病及花生葉斑病。 (1)葡萄。對葡萄葉和簇上的白粉病有突出防效,對黑腐病的效果比其他藥劑高,用15~20mg/L適于病毒嚴(yán)重流行年份。 (2)蘋果。單用10~20mg/L或與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混用對蘋果黑星病和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效,對蘋果膠銹菌也很有效。用濃度為33.3~62.5mg/kg噴霧,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 (3)花生。在花生上,不論單劑還是與低濃度的百菌清的混劑對防治早期和晚期葉斑病效果很好,效果優(yōu)于百菌清。 (4)咖啡。對咖啡銹病有治療活性,持效期很長。病害流行年份,用30g/hm2噴3次的效果可與銅制劑5次一樣有效,略優(yōu)于三唑酮250g/hm23次用藥。用10g劑量的效果即可獲得250g三唑酮相同的防效。 (5)梨。用5%微乳劑稀釋到濃度為40~50mg/kg噴霧,防治梨黑心病。 與其他藥劑的混用: 本品可與其他常規(guī)殺菌劑混用。在稀釋或施藥時應(yīng)遵守農(nóng)藥安全使用規(guī)則,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具。 | 
| 相關(guān)化學(xué)品信息 | |
| 1,1,2-三氯乙烷 三氯乙烯 丙酰氯 氯乙酰氯 丙酰胺 丙烯酰胺 氯乙酰胺 溴乙酸 丙酸 丙烯酸 氯乙酸 乙醇酸 N-甲基乙酰胺 硫代氨基脲 乙酸甲酯 過氧乙酸 氯甲酸甲酯 硝基乙烷 四溴乙烷 異丁酰氯 異丁酸 L-乳酸 1,1,2,2-四氯乙烷 二氯乙酰氯 草酰氯 三氟氯乙烯 甲基丙烯酰胺 二硫代草酰氨 2-甲基丙烯酸 硫代乳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