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 Number:110-17-8 基本信息 | |
| 中文名:31299 | 富馬酸; 反丁烯二酸 |
| 英文名:11475 | Fumaric acid |
| 別名: | (E)-2-Butenedioic acid; Butenedioic acid; (E)-1,2-Ethenedicarboxylic acid; TMEDA |
| 分子結(jié)構(gòu): |
|
| 分子式: | C4H4O4 |
| 分子量: | 116.07 |
110-17-8 | |
| EINECS登錄號: | 203-743-0 |
| FEMA登錄號: | 2488 |
| InChI: | 1S/C4H4O4/c5-3(6)1-2-4(7)8/h1-2H,(H,5,6)(H,7,8)/b2-1+ |
| 物理化學性質(zhì) | |
| 熔點: | 295-300ºC |
| 水溶性: | 0.63G/100ML(25ºC) |
| 閃點: | 230ºC |
| 密度: | 1.625 |
| 性質(zhì)描述: | 單斜晶系無色針狀或小葉狀結(jié)晶,有水果酸味。熔點287℃,290℃時升華,沸點165℃(0.23kPa)升華,相對密度1.635(20/4℃)。微溶于水、乙醚和醋酸,溶于乙醇,在100g水中可溶解:0.63g(25℃),1.07g(40℃),2.4g(60℃),9.8g(100℃);在30℃時,100g95的乙醇可溶該品5.67g;在30℃,100g丙酮中可溶解1.72g,在25℃,100g乙醚中可溶解0.72g。幾乎不溶于橄欖油、四氯化碳、氯仿和苯。反丁烯二酸與順丁烯二酸互為幾何異構(gòu)體,反丁烯二酸加熱至250-300℃轉(zhuǎn)變成順丁烯二酸。 |
| 安全信息 | |
| 安全說明: | S26: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yī)診治。 |
| 危險品標志: | |
| 危險類別碼: | R36:刺激眼睛。 |
| 危險品運輸編號: | UN9126 |
| msds報告: | 富馬酸msds報告 |
| 其他信息 | |
| 產(chǎn)品應用: | 用于制合成樹脂和松香脂等。 |
| 生產(chǎn)方法及其他: | 工業(yè)上有多種方法生產(chǎn)反丁烯二酸。其主要來源是在催化劑存在下將苯(或丁烯)氧化生成順丁烯二酸(或順丁烯二酸酐),再經(jīng)異構(gòu)化而得。將苯(或80的丁烯)與過量空氣在流化床或固定床反應器中進行氧化反應生成順丁烯二酸酐,被循環(huán)的酸液吸收成順丁烯二酸。再經(jīng)脫色過濾,順丁烯二酸在硫脲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異構(gòu)化,反應物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即得反丁烯二酸。異構(gòu)化催化劑也采用過硫酸銨-溴化銨混合物或金屬鹽、胺鹽、硫醇及10-20的鹽酸。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麥芽糖經(jīng)黑根菌發(fā)酵也可制得反丁烯二酸。用糖類發(fā)酵的方法,1t產(chǎn)品需耗糧食8t,經(jīng)濟上很不合算,國內(nèi)研究以液體石蠟代替糧食發(fā)酵,以C16-C18含量較多的液蠟為碳源,經(jīng)80-88h發(fā)酵,液蠟轉(zhuǎn)化率在50左右,提取率在50以上?啡┓ā∫钥啡樵,經(jīng)氯酸鈉氧化而得。 |
| 相關(guān)化學品信息 | |
| 呋喃 四氫噻吩 噻吩 2,5-二甲基-2,5-己二醇 1,2-乙二磺酸 二叔丁基過氧化物 5-甲基-2-己酮 2,5-己二酮 丁二酸 馬來酸 富馬酸 四甲基乙二胺 乙酸異丁酯 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 肉豆蔻酸異丙酯 N,N'-乙撐雙硬脂酰胺 己二酸二正己酯 癸酸乙酯 癸二酸二乙酯 2-庚酮 山梨酸 甲酸異戊酯 亞硝酸異戊酯 吡啶硼烷 1,4-二溴丁烷 溴戊烷 正己烷 1,4-二氯丁烷 反式-1,4-二氯-2-丁烯 1-氨基戊烷 | |